新華社 2017年12月05日
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近日說,經技術改造升級,我國新批準啟用35項國家計量基準,標志著我國國家計量基準體系的整體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。
謝軍在質檢總局29日召開的新聞發(fā)布會上說,經依法全面復核,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定國家計量基準共177項,涵蓋幾何、熱工、力學、電磁、無線電、時間頻率、光學、電離輻射、聲學、化學等10個計量專業(yè)領域,有12項處于國際領先水平。
國家計量基準技術水平代表國家計量量值的源頭,體現最高測量能力,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。2015年以來,質檢總局依法對我國保存維護的原有183項國家計量基準進行了全面系統(tǒng)的技術和管理復核。
聯合國工業(yè)發(fā)展組織(UNIDO)和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提出“計量、標準、合格評定”共同構成“國家質量基礎設施”,而計量基準作為國家戰(zhàn)略資源和計量體系的量值源頭,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核心要素,決定了我國科技創(chuàng)新和質量發(fā)展的現實能力與水平。
據介紹,質檢總局編集的最新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基準名錄》,收錄了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定177項國家計量基準,并向社會公開發(fā)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