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孜日報 2017年04月05日
【導讀】 公募基金2016年遭遇5年來最為慘淡業(yè)績,虧損達1754億元,自2011年來首次出現(xiàn)整體負收益。多數(shù)基金經理在年報中總結去年業(yè)績時認為,股市低迷、債市結束長牛行情使得資本市場全年表現(xiàn)平平。展望2017年股債市場走勢,多數(shù)機構持謹慎樂觀態(tài)度,看好價值成長股等結構性機會。
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虧損
2016年年初股市熔斷,年尾債市波動使得股債基金業(yè)績欠佳。其中,股票型、混合型基金成為虧損大戶,分別虧損1029.18億元和1987.1億元。債券型基金盡管市場規(guī)模大增,但因去年底債市波動沖擊,僅收獲43.16億元薄利。QDII基金受益于商品市場大漲,全年盈利75.88億元。貨幣型基金依然贏得1153.49億元穩(wěn)定收益。
盡管輸了收益,去年公募基金卻在委外資金推動下規(guī)模大增。截至2016年末,公募基金份額規(guī)模達到8.22萬億份,較2015年7.48萬億份增長0.74萬億份,增幅9.9%。其中,作為委外基金主力品種,債券型基金規(guī)模增加最大,2016年份額規(guī)模達到14624.73億份,相較2015年增幅66.79%。
不過,在債基新增規(guī)模中,普通基民缺位,基金持有人結構轉為機構持有為絕對主導,債券基金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由2015年末28%下降到去年末18%。
銀行系基金公司成贏家
銀行系基金公司成為弱市之下的贏家。統(tǒng)計的108家基金公司中,僅有不到4成公司旗下基金總體盈利。除了擁有第一大貨幣基金余額寶的天弘基金以189.9億元整體盈利成為最賺錢基金公司,其余整體利潤排名前列的建信、興業(yè)、興銀、上銀等基金公司,均得益于去年銀行委外市場爆發(fā),整體利潤都在10億元以上。
傳統(tǒng)老牌基金公司如富國、易方達、匯添富、嘉實等基金公司位居虧損榜前列,旗下基金總體虧損均超過百億元。
回避估值擴張上漲行業(yè)
從年報透露的基金觀點來看,多數(shù)基金經理謹慎看待A股市場2017年行情。
農銀國企改革基金經理張峰預計,2017年初市場會有一定行情。由于2017年整體貨幣環(huán)境將趨于收緊,因此整體2017年估值收縮壓力較大。同時IPO不斷加速,導致新股供應量不斷增加,對小股票相對較為不利,因此2017年將盡量回避依靠估值擴張才能上漲的行業(yè)。 (據(jù)新華社)
【財經詞典】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,商業(yè)銀行、零售業(yè)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,“理財”概念逐漸走俏。人們也越來越多的接觸到了投資理財這一塊,讓我們看看個人投資理財?shù)姆绞街饕心男┮约八麄兊膬?yōu)劣。
理財方式的優(yōu)劣分析
【黃金等硬通貨】
最保守的理財,或者說根本不是理財,只能叫收藏錢財。買黃金本身不會增值,只能叫保值。因為今年的1公斤黃金放上二十年還是1公斤黃金,并不會增重出1克份量來。
當嚴重通貨膨脹時,買黃金是規(guī)避貶值的好辦法。現(xiàn)在是人民幣升值的時候,買黃金是很不明智的,因為你的錢最終是想在中國顯示財富的。
安全等級:很不安全,主要風險是被盜、被害,弄不好人財兩空。
【存銀行】
保守的理財。收益率=利率。安全等級:最安全,主要風險是銀行倒閉,基本上不大可能發(fā)生。
收益太低,急用錢時變現(xiàn)很不方便,因為沒有人會把那么多錢全存活期,萬一要錢急用,定期提前取出來,利息損失慘重。
【買保險】
被人民廣泛誤解的理財。所以說保險被誤解了,是因為保險員推銷、國人購買保險時候經常考慮的是到時候收益會有多少。
其實,保險是為了保險,真正的保險應該是在意外事件來臨時,能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度過難關或緩解困難,是保障自己的生活不會因為種種意外而出現(xiàn)大的波折。
小編傾向于買一些大病保險、車輛險、意外險等內容,買它們不是為了獲得賠償,反而是希望這輩子也不要發(fā)生索賠事項。保險保險,錢出去就別想著回報。
【買國債、企業(yè)債】
偏保守的理財。比存銀行更明智。比銀行利息要高一些,國債還免利息稅。同時,可以方便地通過市場交易變現(xiàn)。等于是以活期的方式獲得定期的利息。
風險:國家政變、國家戰(zhàn)爭將導致國債變成廢紙。企業(yè)倒閉將導致企業(yè)債兌付出現(xiàn)問題。
【買貨幣式基金】
偏積極的保守理財。貨幣式基金以其專業(yè)優(yōu)勢和規(guī)模優(yōu)勢,通過買賣債券能獲取比債券本身略高一點的收益。 (據(jù)搜狐財經)
想要安全,還希望能賺錢,那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說說用10萬塊來理財?shù)姆椒ā?/span>
10萬塊買理財 一年最低賺多少?
10%放在活期產品中
首先你可以把10%,也就是1萬元拿出來,放到余額寶或者理財通這些流動性比較強的貨幣基金中作為備用。
這部分錢屬于流動性儲備,之后可以用在日常的消費和緊急支出中。不過如果你能肯定最近沒啥大支出,那么也可以考慮放到一些短期理財中,比如銀行的7天、14天短期理財,靠譜P2P平臺的一些新手標等。
這樣下來,就算放在余額寶當個零用,每個月也能幾十塊錢的收益。
50%用于低風險的投資
可以把50%,也就是5萬塊用在低風險的投資中,能考慮的有銀行理財、國債等。
銀行理財產品也分5個風險級別,其中R1,R2為較低風險,這部分產品一般是投向貨幣市場或者債券市場的,大多都可以到達預期收益,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這些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,目前這部分產品的收益能達到4%左右。
國債的話,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電子式國債,購買比較簡單,不需要去銀行排隊,而且保存起來也比較方便。現(xiàn)在3年期國債年化利率在3.8%左右,5年是4.17%左右。
而這兩種方式的話,銀行適合中長期投資,國債適合長期投資,米粉們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資金情況來進行評估。
20%投資于中等風險的產品
可以拿兩萬塊來進行一些中等風險的投資,比如像基金這些。關于基金,大家可能也不陌生,它主要有債券型基金、指數(shù)型基金、股票型基金這些分類。
其中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于債券的基金,主要會投向國債、金融債和企業(yè)債等,收益大概在5%左右,風險相對比較低;而指數(shù)型基金是用來跟蹤某個市場或者某個行業(yè)走勢的基金,它和一個行業(yè)的表現(xiàn)有關系,波動幅度比較大;股票型基金投向的是股市,風險大,可以放在下一部分考慮。
如果你想定投的話,可以考慮指數(shù)型基金,雖然期間可能會經歷大漲大跌,但長期來看,收益還是比較不錯的。不過要是你想降低些風險,還可以考慮一些組合,比如50%的指數(shù)型基金+50%債券型基金組合,定期進行動態(tài)平衡,這樣的話能有效分散風險。
20%用于投資高風險產品
在這一部分投資產品里,股票、股票型基金、黃金、P2P這些都可以考慮,用2萬塊搏一搏高收益。
先說P2P,最近幾個月P2P收益降的比較厲害,但整體還是高于前面幾種產品的。如果你選擇一些比較靠譜的大平臺,收益能達到在6%左右,風險也會相對低些,要是你選擇了一些高收益的平臺,收益能達到8%~12%之間。
小編這次推薦的理財方法偏向于穩(wěn)健,適合追求低風險的投資者。不過按照這種方法來的話,10萬塊一年的收益也能達到5.6%以上,也就是一年能賺5600塊,要是你連這個收益都達不到,那就要好好考慮下自己的理財方式了。 (米米)
最新消息